幽门螺旋杆菌=胃癌?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提起胃癌,很多人会第一反应到“幽门螺旋杆菌”。看到体检报告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诊断是不是有点惊慌失措。大魔头胃癌的忠实小弟——幽门螺旋杆菌确实是一类致癌物!为什么感染率这么高?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吗?要不要查?怎么查?别急,咱们一条一条解答~
幽门螺旋杆菌小百科
幽门螺旋杆菌,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会引起胃黏膜轻微慢性发炎,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是已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物。
中文病名:幽门螺旋杆菌 英文名称:Helicobacter pylori 常见发病部:胃位 常见病因:幽门螺旋杆菌 常见症状: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引发的疾病: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 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水杯; 胃-口传播:胃里反流到口腔; 粪-口传播:随大便排出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旋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虽然Hp感染率那么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 胃癌的发生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还有免疫力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抽烟嗜酒等,与幽门螺旋杆菌协同作案,最终招来胃癌。
如何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经口传播,所以预防应该做到这些好习惯: 1. 要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食物,即使食用也要做好清洁消毒。 2. 注意日常餐具的清洁消毒。 3. 避免食用街边卫生资格不过关的路边摊等。 4.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避免聚餐,或聚餐时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5. 家长避免口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加大儿童的感染风险。 6. 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刺激。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一方面是通过胃镜检查之后获取胃粘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粘膜组织学检测或Hp细菌培养等,这类方法依赖于内镜检查,好处在于不仅能判断有无Hp感染,还能判断胃粘膜的整体状态,检查有无溃疡、萎缩、息肉、肿瘤等疾病。 另一方面是不依赖胃镜的检查,主要有碳13或碳14的尿素呼气试验,这是用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最简捷快速的方法之一,无痛苦且准确度较高。 另外还有就是血清学检查,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它的结果是判断体内是否有或既往是否有这个细菌感染,并不一定反映最近正在有感染。